对西藏的理解源于脑中的一幅画:拖着长发辫的少女身着藏袍独自徜徉在清澈的湖水边。雪山静静的守护在少女的身旁,不远处的牛群低头漫步在山坡上。神秘是因为那片净土曾经是遥不可及,也是因为同在一个国度中却用着不同的语言、不同的生活方式生存。那是遥远、寂静、美丽、纯洁、虔诚的代名词。是国人的憧憬之地。 西藏一直很想去,一直向往但又恐惧,高原反应与西藏相伴而行。好在回想十年前去云南丽江的牦牛坪的海拔也在3000多,自己却没有一点感觉,于是最终才下了决心。预防高原反应的工作还是不能放松的,进藏前一周开始吃红景天,在进藏前一天服用高原安。让身体逐步适应缺氧的状态。 从内地去西藏,开车和坐火车是最佳选择。但是时间紧张只好飞机。去时4个多小时直飞,回程只能在成都中转。 下了飞机有点兴奋,一路在大巴上和藏族小伙聊天,了解异域风土人情。午饭时开始感觉头晕了。匆匆吃了些包子,赶紧去饭店休息。没有电梯慢慢爬上楼,行李让服务员抬到房间,头疼得更厉害了,晚饭吃不下,只能在床上躺着。不一会吐了。胃稍稍好些。晚上辗转反侧头疼得不能入睡,就盼望着天亮,好离开拉萨到植被和氧气丰富的林芝地区。 迷迷糊糊一觉醒来,轻松了很多,开始一天的车之旅。去林芝的路很长,大约要12个小时,拉萨到林芝的路只修了一小部分,路上经常堵车,风大、干燥再加上修路,一路上狼烟滚滚,很不好走。途经米拉山口,大家拂去一路颠簸的疲倦,纷纷下车。原来5000米的海拔并不比3900的拉萨更难受。山口风很大,鼓动着经幡,马路一侧是连绵起伏的雪山,另一侧则是田野和村庄伫立在我们的视野之下。过了这里就要进入林芝地界了。 巴松措距拉萨400公里,藏语中是“绿色的水”,湖面海拔3700多米,湖面面积达6千多亩,位于距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,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。接近傍晚,突然下起了大雨,巴松措的神峰被雾气笼罩,只在雨雾中隐隐约约露出山顶。还好,我们顺利到达藏民的村落。可是去巴松措湖心岛的路已经被泥石流淹没。决定不冒险,在村子里住下,在附近走走看看。藏胞女人在家中的地位不高,做着大部分家务。早晨第一个起床,生火做饭,我品尝了著名的酥油茶,不似茶清淡更似咖啡一样醇厚。饭后,女主人冒着雨到房后马棚给马喂料,小个子满地跑的黑色藏香猪像鸡一样散养着跟随其后。 藏族人家的床很特别,双人床是长条形的,两个人头对头的睡。客厅靠墙的椅子即可以会客当沙发、又可以立个桌子当餐椅,晚上铺设被褥就是床。家里多是木质2层楼。为了待客方便,在2楼做了厕所和浴室。楼梯很简陋,房屋也不隔音。藏民的孩子是禁止上2楼的。虽然家里有浴室,孩子们好像不怎么使用。几个孩子和妈妈挤在楼下的一个房间里。家里有人住就有收入,见到客人孩子们格外高兴,主动带着我们去村里最美的景点。 不愧是孩子,走的都不是寻常路。他们带着我钻栅栏、穿草丛、爬铁门,我仿佛又回到童年。格桑花和野草在道路中,好像从来没有人来过这里。正当我怀疑孩子们是不是走错路时,前方一片开阔,走近一看,果然是一片寂静的湖水,山影倒映在湖水中,一片宁静,美得让人不敢呼吸,害怕打破这宁静的美丽。 只有雾在湖面蒸腾,流动。不远处湖随山势转了个弯,那边不知道还有多少湖光山色不为人知。未大规模开发的、静谧之美的巴松措和天真淳朴的孩童让我怀念! 林芝更像一座现代化的城市,高楼、马路,只是人不似其他城市一样稠密,西藏的江南,实际上是西藏的小绿洲。 在林芝八一镇上的汽锅鸡自助火锅,鸡肉鲜美,汤汁浓郁,是到西藏后最好的餐,团友们在热腾腾的锅旁围坐着,热络的气氛把这些天的不适都随着美味消化掉了。 来林芝的第二天,从八一镇出发,一路沿着蜿蜒的尼洋河,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,在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汇流处,河水湍急了,扭结着、挤压着在大拐弯处集结涌向山的后面。 南迦巴瓦峰像蒙了一幅面纱,躲着不肯露面。黑压压的重峦叠嶂中还能感受到她的壮美。 回拉萨的路上,参观了秀巴古堡,传说是松赞干布建造,建筑风格酷似布达拉宫,虽没有后者壮丽威严,但是白墙红顶的别致装饰矗立在高高的山上,让人赞叹。 西藏有著名的三大圣湖:羊卓雍错、纳木错和玛旁雍错。羊卓雍错位于山南,是天鹅池的意思。在去喜马拉雅山的路上,一直阴雨绵绵,羊卓雍错在阴雨中看不出原本美丽的姿态。我们围着她大约走了一圈,天一直不能放晴。在一片灰蒙蒙中很遗憾的离开。此时,去喜马拉雅山的路已经修好,沿着簇新的柏油路慢慢爬升,海拔一点点在升高,却没有一丝感觉。天晴了,大朵大朵的棉花云重又挂到了碧蓝如洗的天空中。离圣山越来越近,忽然一个大转弯,司机指着云中的一个山尖------那就是喜马拉雅山顶。我们急忙往右边看去,那个山尖好像是腾空而出。白皑皑峰顶刺破云端立在云之上,忽而与白云融为一体。同是白,云的白缥缈而恍惚,峰的白坚实和镇定。像是要把她身边一切其他色同化。 喜马拉雅山和大本营原来遥不可及,如今我就站在5200米的大本营里,心里有些激动。“我也来过这里!” 从驻地到大本营只有10分钟的车程,路很好,下车爬个小山,很轻松。晚上住在帐篷里就不好过了。来到西藏已经6天了,本以为高原反应已经经过了,这么多天也适应了,没想到最艰难的时刻刚刚来临。帐篷里的条件有限,只能保证不冷,晚饭是方便面。其实没有食欲,匆匆吃完,夜幕已经降临,大家都累了,陆续上床。躺下是为了休息,可是憋气让你无法入睡。幸好租了氧气,吸上氧气很快缓解,害怕氧气不够用,缓解了就只能关上,憋醒再打开。断断续续难以入睡。半夜出去透气,看到满天的星斗和远处的喜马拉雅峰顶,心里充满欣慰。 终于熬到天亮,这一夜很长、很难过。 离开大本营,海拔越来越低,大家又活跃起来。 西藏的最后一站纳木错,真的不错。美的让人心醉。近处是浩瀚清澈的湖水、远处是落日映衬出的五彩山脉。大块的云朵有的白有的灰有的黑,不停的变换着。海鸟不怕人,在湖边觅食。沿着细腻的湖岸跟随着海鸟,享受夕阳落日的美景。 清请晨,大家都早早起来,登上湖畔最高的山顶远眺。这座山更像是湖心岛。昨晚只看到纳木错的一个方向,今早,站在山顶观日出的同时。将整个纳木错尽收眼底。 纳木错还是应该和大本营一样,住下来慢慢欣赏。开车环湖游是一个别致的体验。路坑坑洼洼碎石铺就,走错路无人可问。只有沿着湖岸开,一路走一路景。 最后一天,无处不在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已经审美疲劳。又回到拉萨,回到布达拉宫。 夜晚布达拉宫是庄重而美丽的。灯光绚烂,现代感十足。白天的她神秘而肃穆,让人向往。到西藏已经9天了,一路上没有看到磕长头的藏民。在布达拉宫也未见到。游客来参观布达拉宫是要网上申请的,可是网站不好用,操作不了。当地人可以随时参观并免门票。门口的黄牛卖的不是门票,是小面额的新币。近望红白黄三色组成的布达拉宫,气势恢宏,色彩凝重大气。高高矗立在山间。13层117米的建筑分为存放灵塔的红宫和处理政务的白宫。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,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,每年的晒大佛就在这里举行。 拉萨是一个包容的现代化城市,消费水平很高。全国各地的人都来这里淘金。只要能够适应高海拔,工作挣钱要比其他地方容易。而当地的藏民把钱捐给寺庙是他们最崇高的理想。 西藏是人人向往的地方,也是值得慢慢感受体会欣赏的地方。在那里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另一种人生。